“再好的产品,再多的广告,如果终端渠道没有铺货或低质量地铺货,都会使所有营销努力前功尽弃。”也许这句话在互联网思维当道的今天,显得比较传统和保守,但对于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依然适用,并且会长期适用,特别是像饮品这样的“超级”快速消费品。2014年8~9月,数字100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终端售点抽样调查,对饮用水、果汁、碳酸饮料、茶饮料、凉茶、奶茶/咖啡、植物蛋白饮料等品类进行800多个售点的检查。通过检查,希望可以让企业客观地了解目前线下渠道的发展现状,发现终端问题,找到提升机会。我们认为,传统企业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是必行之路,但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是关键,如何保障好成功的根本更是核心。对于传统快消企业来说,线下渠道即是成功的核心,如果只是一味地追逐互联网,而在自己的根本能力上止步不前,渴望走捷径,一定是行不通的。对于传统消费品企业来说,正确认知传统渠道的重要性,保障好传统渠道的竞争力,并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营销,做好产品,加强与消费者的交互互动,才是传统企业发展的双重挑战。
既然“值多少钱”顾客感觉,那我们又如何让顾客感觉到呢?先分析一下什么感觉,感觉就人们对另外一种事物反应状态;其次,如何“让”顾客去感觉呢,其实感觉个非常感性东西,主要充分调动顾客听觉、视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等感知器官让顾客去感知,从而占据顾客心智,这里特别指出导购员要有计划、有目主动去调动顾客感知器官。再次,贵其实也一种感觉,通常人们认为“贵了”就价格高于价值,“不贵”就价格等于或小于价值。终端销售,说某某产品贵一般有三类顾客:A类顾客,顾客认为你产品不值这个钱,其他便宜产品没有太大区别,即价格高于价值;B类顾客,你产品确实很好,但价格太高,我买不起,此时价格低于或等于价值;C类顾客,你产品确实很不错,但价格也不低,超出了我前期购买预算,我不想花这么多钱买你产品,我买个相对便宜就OK了。要想让顾客感觉到价值,就必须要由导购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顾客各种感觉器官,让顾客意识到该产品价格低于或等于该产品价值。在门市行销中,当门市人员过五关斩六将后好不容易走到即将成交的紧要关头时,顾客却往往会以“太贵了”为拒绝理由,针对客人的这最后临门一脚的难关,我们应该如何轻松处理它呢?
我们可以这么推断:儿童乳酸菌饮品线上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,因为除了信息之外,我们对这个品牌不能有更多的了解;线下品牌则不是这样的,我们可以走进店内,看到装潢,感受氛围,充分调用身体结构的各个器官,对其有立体的感知。在线上品牌高歌猛进的前期竞争中,这样的感知优势是不明显的。然而当竞争的事态逐渐加剧,河北乳酸菌饮品线上品牌的先发优势被冲淡以后,这种优势就会渐渐体现出来。消费者在乎的是性价比而非价格,对价格越发不敏感,特别是服装类品牌,感知优势会放大线下品牌的价值感知,让消费者觉得买得更值。可见,在当下竞争阶段,线下品牌依托实体形成了一种势能,让消费者有更亲切和更具体的价值感知,这种势能是线上品牌天生不具备的。而这种势能在日后的竞争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当顾客挑中产品的时候,可以根据动作、神态、说话的语气等判断顾客对这件产品的喜爱程度,如果顾客可以主动体验产品,而且产品穿起来很好看的话,店主就可以适当的多要价。在顾客砍价的时候,就算东西的利润很高了,也不能一口答应,要说你太会砍价了,什么这个东西卖不了,也就是你,很难为的话,这样顾客会觉得她买的真的是性价比很高的商品!一、什么“贵”?其实人们普遍认为“贵”就多花钱。什么多花钱?多花钱就十元产品我们花了十五元来买。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问题,就如何判定一个产品到底值多少钱?值多少钱由谁来决定呢,顾客还商家?经过大量市场调研我们发现,“值多少钱”不由商家来定,而通过导购产品表现顾客心智形成潜意识一种感觉。二、如何让顾客感觉到价值。既然“值多少钱”顾客感觉,那我们又如何让顾客感觉到呢?先分析一下什么感觉,感觉就人们对另外一种事物反应状态。
药典上自古就有“药食同源”的说法,广药推出王老吉绿盒又抢夺红罐拔得头筹,江中药业在猴姑饼干小成之后再推蓝枸饮料,云南白药玩转牙膏之后推出了一罐清饮料,天方药业推出了美丽会饮料,石药集团推出了果维康饮料,以岭药业推出了津力旺以及莲花清菲饮品……总之,各家药企玩饮品劲头十足乐此不疲,不是已经推出了饮料,就是在准备推出饮料。品类属性VS消费购买动机.在产品属性上,药品与饮品毕竟是两个迥异的品类产品。对于药品与饮料,消费心理与行为完全不同。药品是硬需要,是计划性购买品类。我们设定一个消费情境,消费者一旦感冒,一定会服用药物治疗,关键是选择康泰克还是白加黑。因此,药品消费是强烈硬需。